你的位置:联华证券_正规配资平台App_口碑最好的配资平台app下载 > 正规配资平台App > 炒股加杠杆吗 梳理华润系庞大的“医药帝国”, 寻找医药上市公司优质标的

正规配资平台App

炒股加杠杆吗 梳理华润系庞大的“医药帝国”, 寻找医药上市公司优质标的

2025-02-19 00:19    点击次数:146

炒股加杠杆吗 梳理华润系庞大的“医药帝国”, 寻找医药上市公司优质标的

。。。

华润集团作为国内四大央企(招商集团、保利集团、华润集团、中信集团)之一,布局遍布各行各业,尤其是在医药领域,更是华润系整体布局的核心焦点。

自2006年以来,华润系医药企业历经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医药领域的“巨无霸”。

第一,华润系庞大的“医药帝国”

华润系的“医药帝国”遍布医药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仅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有9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7家,分别是“华润三九、江中药业、东阿阿胶、昆药集团、华润双鹤、博雅生物、迪瑞医疗”;港股上市公司2家,分别是“华润医药、华润医疗”。

A股7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约1600亿元,港股2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约400亿元。港股上市的华润医药作为集团整体上市的母公司,直接控盘所有的医药资产。

华润系“医药帝国”队伍虽然庞大,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其主要业务有三大部分:制药、医药分销和药品零售,也可以按细分领域划分为“化药、中药”两条主线。

目前,中药板块的收入约占总营收的50%,化药板块的收入约占总营收的40%,营养保健品、生物药及其他的收入约占总营收的10%。由此可以看出,中药是当前华润医药的重心,其掌握的中药产品,均为优质资产,品牌响亮,深入人心。再叠加华润医药自有的强大医药商业渠道,中药资产连年大幅增长。

截至目前,华润系旗下的7家A股医药上市公司中有5家已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或快报,从数据上看,华润旗下所有中药板块的公司表现都相当好,净利润增幅几乎都在两位数以上。

第二,华润系战略控股平台“华润三九”

华润系的中药资产,主要涉及三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华润三九、东阿阿胶和江中药业”。其中,华润三九既是重要的中药资产,亦是战略控股平台。

根据华润三九发布的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76.17亿元,同比增长11.63%;净利润33.69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了营收与净利的双增。

2007年,华润系临危受命,接手深陷入债务危机的“三九集团”,为此付出了约50亿元的真金白银,最终将“三九医药”更名为“华润三九”。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华润三九成长为华润系的“大当家”。据中国非处方药协会统计,华润三九位居非处方药生产企业综合排名的榜首。过去十年间,年销售额过亿的产品由17个快速增至39个,“999感冒灵”、“999皮炎平”、“三九胃泰”等在相关品类内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

同时,华润三九亦逐渐发展成为华润系的战略控股平台。2011年,华润三九整合了北京华神制药,以此为序章,随后收购了中国最大皮肤外用药企业“顺峰药业”,中国最大的外用贴膏企业“桂林天和药业”,以及“华威药业、众益制药、昆明圣火药业、山东圣海、澳诺制药”等等,大大小小数十家医药企业。

当然,这些众多收购、并购案,最为重要的,应该是2023年收购昆药集团,以及筹划收购天士力。

并购昆药集团。

昆药集团创始于大明王朝,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我国五大中药老字号之一,先后开发了“青蒿、三七、天麻”三大系列特色药。

2022年12月,昆药集团原控股股东华立医药和华立集团分别向华润三九过户转让股份。2023年1月,转让程序完成,华润三九持股占比28%,成为昆药集团第一大股东,此次交易总额达29.02亿元。

与以往“接盘式”收购、并购不同,昆药集团在并购之前发展非常稳健,并没有债务或经营上的问题。也就是说,此次并购案,并不是临危受命对问题企业的重组,而完全是华润三九的主动战略行为。

而依托于华润系的有力支持,昆药集团确立了未来的战略发展核心是“银发经济健康第一股”,明确了以三七产业链为核心,立足于老龄健康,拓展慢病管理领域的战略方向。

根据昆药集团的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84.01亿元,同比减少0.34%;归母净利润约6.48亿元,同比增加19.86%。

拟并购天士力。

2024年8月份,华润三九发布公告,拟以约62.12亿元购买天士力28%的股份。交易完全以后,华润三九将成为天士力的控股股东。值得注意是的,亦同样是拿下28%的股份,华润似乎对28%情有独钟。

天士力公司相较于昆药集团,实力更强,2023年,总营收达到86.74亿元,2024年三季报,总营收达到64.63亿元,属于中大型药企级别。作为现代中药龙头,天士力构建了以心脑血管用药为主的现代中药大药体系。

根据2025年1月份的公告,华润三九对天士力的收购工作仍在推动之中,暂未完成。但从华润三九的战略决心上看,这应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并购天士力,则再次充分展现了华润三九做大做强中药产业的战略目的。

第三,东阿阿胶与江中药业

并购东阿阿胶

2004年,山东省进行国有股退出改革,将省内众多上市公司拿到香港进行招商,东阿阿胶也在其中,被华润系看中。

当年,华润系和聊城市签订合资协议,组建华润东阿阿胶有限公司,持有东阿阿胶29.62%股权,华润间接持股东阿阿胶16.77%。

2016年,华润医药直接买入东阿阿胶,经过数月的增持,直接持股达到9%,加上此时间接持股的13.3054%,合计持股22.3054%。

根据东阿阿胶的业绩预告,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5亿元至16亿元,同比增长30%至39%,净利润表现非常的亮眼。

并购江中药业。

2018年,华润医药与江中集团及21名自然人股东就对江中集团增资事项达成了协议。2019年,华润医药取得江中集团51%股权,成为江中集团控股股东,进而间接控制江中药业43.03%的股权。

江中药业旗下多个品牌家喻户晓,拥有“江中”“初元”两个中国驰名商标和“杨济生”“桑海”两个江西省著名商标。主要产品江中牌健胃消食片是10亿元级单品,江中利活牌乳酸菌素片是5亿元级单品。

华润医药收购江中药业,主要应该是看中其在中成药健胃消食领域市场70%的占有率,以及中成药咽喉含片领域行业居前的市占率。

根据江中药业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35亿元,同比下降2.59%;归母净利润7.85亿元,同比增长9.22%。

第四,华润系的化药代表“华润双鹤”

2006年3月,北药集团通过吸收方式合并万辉集团,取得双鹤药业53.55%股份;华润系从华源集团手中取得北药集团50%股权,从而间接持有双鹤药业48.89%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

2012年,双鹤药业正式更名为“华润双鹤”。

作为华润系化药方面的代表,近几年,华润双鹤的并购动作连连,先后完成了“神舟生物、天东制药、天安药业和浙江湃肽”的并购。2023年,华润双鹤的营收首破了100亿元。

2024年2月,华润医药将华润紫竹整体注入华润双鹤,并购金额高达31.15亿元。华润紫竹的核心产品为国内知名紧急避孕药产品毓婷、金毓婷,长年稳居同类产品市占率第一位。交易完成后,华润双鹤的“女性健康+儿科”的战略拼图得以实现。

不过,在创新药方面,华润双鹤有些步履蹒跚,尽管已经启程“技术驱动”和“创新驱动”,可在研管线中绝大部分仍是仿制药研发,只在少量的BD项目中有创新药的身影。

根据华润双鹤2024年三季报,实现总营业收入为85.48亿元,同比增长13.28%;归母净利润为13.97亿元,同比增长29.63%。

第五,华润系的生物药宠儿“博雅生物”

博雅生物是华润大健康板块的血液制品平台,公司以血液制品业务为主,是全国少数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三大类产品齐全的企业之一。

博雅生物于2007年12月获得高特佳集团战略性控股投资,并于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是A股医药企业中唯一一家由行业知名PE控制的公司。

由于非常复杂的原因,牵涉博雅生物管理层的内讧、夫妻反目等系列狗血剧情。历经了长达近一年的波折后,华润医药最终才斥资48亿元将博雅生物收入囊中。截至2024年三季报,华润医药持有博雅生物29.28%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7月,博雅生物斥资18.2亿元收购绿十字香港100%股权,新增4个在营单采血浆站,新增2个省份区域的浆站布局,后者是国内少数同时拥有人源Ⅷ因子及重组Ⅷ因子销售权的血液制品企业,是稀缺的标的资源。这笔交易大幅溢价且并未设置业绩对赌协议,充分展现了博雅生物的豪气,而这样的豪气是华润医药赋予的。

可以说,收购之后,华润医药视博雅生物为宠儿,待其不薄。

我国在血液制品行业准入、原料血浆采集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监管和限制措施,具有较高的政策壁垒。自2001年以来,未再批准设立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

目前,我国仅有28家具有生产资质的血液制品企业,且已经形成以“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泰邦生物”等大型血液制品公司为第一梯队,以“派林生物、博雅生物、卫光生物、博晖创新”等为第二梯队的竞争格局。

血液制品已经成为战略物资,控制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国家的手里,因此,近年来国企接手血液制品公司的并购案时有发生。而着眼未来,华润医药在血液制品行业方面必然还会有大动作,其致力于将博雅生物塑造为血液制品龙头。

第六,结束语

尽管华润系医药版图中的业务非常多元,但从营收比重不难看出,其战略核心依然是中药版块,且正在积极布局“银发经济”业务,纵深推进中药产业链建设。

而在保持稳健的基础上,不断收购不同领域的优质资产炒股加杠杆吗,快速进入新的市场领域,丰富产品线,又能完成多元化战略布局,稀释过于依赖单一产品带来的风险,总公司的流通渠道又能为所有板块赋能。这是华润系“医药帝国”之所以能穿越周期的根本原因。